当前位置:互动正文

提前批!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招收内地高考生约400名

国际教育信息网 2024-06-06

  2024年高考即将启幕,为帮助广大考生及家长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特诚邀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家彻教授,为大家介绍港中大2024年内地招生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家彻教授

  以下为王家彻教授在访谈中的内容介绍:

  主持人:请王教授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概况。

  王家彻: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校园占地138.4公顷,是香港最宽广、最绿意盎然的校园。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港中大现设有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和社会科学八个学院及研究院,提供七十多个本科主修课程和百多项的研究院课程,涵盖面极为广泛。另设有九所书院,为学生提供全人发展的平台。学校现有学生三万多名,大学师生均来自世界各地,多元共融,校友组织遍布全球。

  香港中文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办学使命,以「博文约礼」为校训;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办学特色,宗旨是培育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而作为全国高校团队的一份子,香港中文大学早在1998年就开始招收内地本科生,至今已录取近6,000名内地高考生入读本科课程,一直努力为香港、为社会、为国家培育明日栋梁。

  主持人:感谢王教授的介绍,接下来请您介绍下学校的师资力量。

  王家彻:好的,我为大家介绍下学校的研究称誉、荣誉奖项、以及师资力量。

  研究称誉

  大学研究项目包罗万象,遍及各个学科。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下,大学的研究一直保持上乘水准,享誉日隆。现时港中大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皆获著名机构颁授殊荣。另外,有五间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能力,完成国家交付的科研重任。

  主持人:请王教授介绍下2024年内地本科生整体招生计划。

  王家彻: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的提前批次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录取内地本科生。港中大积极响应香港特区政府最新的施政报告,2024年将会对非本地生招生人数进行调整:内地高考生的全国招生计划增加到约400名。招生名额通过各省的高招办公布;采取大类招生模式,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大类,涵盖八个学院,78个主修专业;另有「本科入学奖学金类」给予优秀考生填报。港中大预留机动名额,按生源情况在录取时进行扩招。

  招生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通过各省高招办投档录取。高考生不需直接向本校申请,只需在高考出分后通过本科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日期请向所属省市招办查询 。

  对考生成绩及单科成绩的要求

  考生统考成绩应该达到本科一批/本科批/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由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主修科主要以英语教授,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 奖学金类则须达130分或以上。港中大将依据考生的高考实际成绩(不含加分)择优而录,录取以分数优先为原则,没有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不考虑任何优惠加分,不设面试。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主持人:请王教授介绍下学校的专业/学科情况。

  王家彻:好的,我为大家介绍下学科介绍/专业设置、双学位及特色课程。

  学科介绍 / 专业设置

  学校采取大类招生模式,不设面试,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大类,涵盖八个学院,78个专业。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理科类包括医学院及理学院的专业;工科类包括工程学院的专业;商科类包括商学院的专业。

  大学不会分配专业,录取后约8月初各学院会提供选课辅导,让新生了解各专业情况。同学可在所属大类中申报心仪专业作为主修,在开学前自行定下主修专业。

  双学位及特色课程:

  跨学科课程 / 双学位

  近年来,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港中大积极推出跨学科课程,及开设双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升学选择和视野。此外,大学亦与海外院校合办双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选择、开阔视野与人脉、提升日后在全球职场的竞争力。

  · 日本早稻田大学:《全球研究课程》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课程》

  · 英国爱丁堡大学:《统计学》、《风险管理科学》、《计量金融及风险管理科学》

  「在学.在职计划」

  港中大为高年级同学开创了全香港独有的「在学.在职计划」,为高年级本科生提供职前预备,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职场。目前已有超过130家企业参与,提供700多个实习机会,学生可在6至8个月的全职实习期间,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获取工资及相应学分。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跨学科双主修课程

  另外受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的港中大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的双主修课程:跨学科数据分析及X双主修课程及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于肄业四年期间,学生可灵活安排在香港和深圳两地校园上课、实习和研究;更可到大湾区内的国际及国内顶尖机构实习。

  主持人:王教授,我们学校的教学特色及优势请您介绍下。

  王家彻:好的,我从多元化、双语教学、灵活学分制、书院制度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多元化的学生组合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来自本地、内地以及世界各地,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学生组合。现在本科生总共超过17,000多名,研究生约13,000名,还有4,000多名来自超过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最近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最国际化大学排名,港中大位列全球13位。

  双语教学

  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中、英双语并重为教学原则,实行两文三语教学,为本科生毕业后就业和深造增加竞争力。港中大师资非常优越,校内大部分教师和老师曾在世界各地大学攻读或者任教,大多兼通中、英两种语文。主修科主要以英文授课。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课程的授课语言选择专修课程。

  灵活学分制

  学生按照个人情况及兴趣,订制选修进度。修满所需的学分并且符合主修课程及其他毕业规定,可获学士学位。一般课程要求学生修满123个学分,包括学院的主修课程和跨学院的副修/选修课程。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在本科或专业学科的知识理论和应用以外,还要求学生修习中英语文、体育、数码素养及计算思维等课程,并特设通识教育,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贡献社会。

  书院制度 / 全人发展 / 人才培养特色

  作为香港唯一设有书院制度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将本科生分配到九所书院其中之一,透过不同书院提供的非形式教育、学生宿舍、文娱康乐设施、辅导服务等。现有9所成员书院,包括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 以及采用全宿共膳的晨兴书院、善衡书院和敬文书院。每所书院各有特色。透过学院及书院对学生进行双轨培养,使学生达至全人发展。港中大更特设通识教育,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贡献社会。

  主持人: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哪些实习计划及交流机会?

  王家彻: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寰宇暑期实习计划,和众多海内外高校签订了交换形式的协议。

  寰宇暑期实习计划

  港中大一向深信正规课程与非形式教育同样重要,自1997年起,大学举办「寰宇暑期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经验及文化交流机会。现在暑期实习计划在全球55个国家有伙伴的关系,让学生有更宽广的空间,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开拓国际视野,并加强文化适应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海内外交流机会

  现在大学已经跟海内外超过280多所高等学府签订了交换形式的协议,遍布在35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学生能够选择到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多,可以自己申请选择交流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学习期间修读的成绩,还可以回到香港中文大学申请交换学分。

  主持人:请王教授为大家介绍下学费及奖学金情况。

  王家彻:好的,我为大家介绍下学费以及三种奖学金情况。

  学费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每年的学费为145,000港元(约13万人民币),校园宿舍住宿费每年约15,000港元(约1万人民币),连同其他杂费、生活费一年总费用预算约17万人民币。

  奖学金

  为鼓励更多优秀的内地学生前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大学每年都为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奖学金名额分布于各招生省、市、自治区。奖学金分「全额奖学金」、「全免学费奖学金」及「本科入学奖学金」三种。

  全额奖学金: 给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名列第一至十名内的高考生(以高考实际分数排名为准),金额相当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

  全免学费奖学金: 给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名列五十名内的高考生(以高考实际分数排名为准),学生可获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

  本科入学奖学金: 按各省招生名额,报考本校考生中,高考分数最高者可获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一半学费及一万港元生活津贴,四年共三十万港元。

  奖学金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必须达到或高于香港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最低分数方可申请奖学金:理工类/物理组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历史组/综合类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或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位列该省/市/自治区应考组别前0.5% (按省高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另外英语单科成绩须达130分或以上。

  为奖励多元卓越才华的高考生,大学设有「多元卓越优才奖学金」,录取高考生若在高中期间获得全国性竞赛活动(决赛)一等奖/金奖(认可活动名单可参考教育部办公厅教监管厅函相关文件),可获颁奖学金五万港元。

  主持人:请王教授分享下内地本科生毕业意向和注意事项。

  王家彻:好的,我从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内地本科生毕业意向

  至于内地学生毕业去向方面,大部分都选择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升学。

  去年数据:留港升学43%,海外深造35%,内地进修1%;也有部分学生直接就业:留港工作占19%,回到内地工作有2%。香港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所有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24个月,期间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可工作或就学。

  填报香港中文与其他内地高校会否有冲突?

  本校在统招中属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在填报港中大的同时,亦可填报其它本科一批/本科批的内地高校。若考生于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本校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本科批录取时获其它已填报的高校考虑。

  王家彻:2024年10月19日(周六)为校园开放日。欢迎广大考生、老师及家长入校参观各学院、书院、宿舍等,并向老师及学生面对面查询及交流。

  记得和我们保持联系,在这里,祝愿2024高考生:自信从容,踏浪乘风!大放异彩,金榜题名!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

  地 址: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12楼1202室

  招生网址:www.cuhk.edu.hk/adm/mainland

  香港电话:(00852) 3943 8946

  内地专线:13068 470068 或 13068 470069

  邮 箱:ugmain@cuhk.edu.hk

  微 博: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入学处CUHK

  微信公众号: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入学处 (cuhk81002)

  Bilibili: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入学

  QQ咨询群:909407916(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入学咨询群)

  办公时间:星期一 至 星期五 上午8时45分 至 下午17时30分(星期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