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前正文

对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每个人都会有基于自身位置和视角的解读

国际教育信息网 2023-03-31

  很多人寄希望于解封后新的一年里,消费恢复、经济恢复,进而工作就业更好找,但是在新的一年里,很多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状况是,“解封了,我也要关门了。”

  今年以来,很多人的普遍感受是,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

  罗sir此前去过无数次的一家很喜爱的咖啡馆,也终究没能逃过这次关门倒闭的浪潮。

  那家咖啡馆不论是装修还是设计都非常考究,不大不小的两层楼,老板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咖啡味道价格也非常亲民,在过去的三年疫情里,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周末,但就在前段时间,老板突然关门歇业了。

  问起原因,老板说房租太高,自己撑不下来了,没有办法,只能转到隔壁更小一点的店铺去。

  又过了几天,我亲眼看到原本的咖啡店招牌已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正在装修的理发店。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突然开始谈论起鲁迅的文学作品来,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这大体说明了年轻人今天所面对的问题和处境,多多少少能够和鲁迅笔下的人物有所共鸣。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描绘了一个身处清末的穷汉子,他放不下文人的身段,在茶馆里喝酒吟诗,却最终被逼得离开这个圈子,回到了他贫穷的生活之中。

  孔乙己的长衫代表了文化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傲气,而严峻的社会现实则没有给予穿长衫的文化人谋生的机会。

  而今天的高校毕业生,则认为自己对孔乙己感同身受。

  说起文化和知识,今天的随便一个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都可以甩孔乙己几条街,得益于现代媒体和教育体系的健全,今天任何一个年轻人所能够积累到的知识储备都远超过去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却是相似的。

  一位网友评论称,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很多人年轻人说,早知今日都要脱下“长衫”,那我们为了穿上长衫十年苦读的努力又算什么?

  读书人的体面,其实不是体面,而是为了对得起过去十年的寒窗苦读。

  今天这些考大学的学生们,本质上和过去考取功名的书生是一样的,都抱着非常浓厚的实用主义,渴望用自己的苦读,来换取个人前途和收入乃至社会地位上的增长,进而突破原有的阶层。

  很多人说为什么农村大学生结婚的反而很晚,而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农村人结婚反而很早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学给你了知识视野的开阔和格局,但自身所处的位置,却无法带给你知识视野格局的变迁,于是心不甘情不愿。

  今天社会酬劳和教育成本的不对等,让每一个穿上长衫的年轻人,都很难脱下长衫,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和今天拧不下螺丝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却不是为了面子和所谓的文人傲气。

  而是为了自己的十年苦读,也许对孔乙己自己而言,坐在茶楼吟诗作对本来不过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但真正让他放不下的,而是自己坚持数十年读书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到头来却被告知没有用,靠这些东西无法让你在社会上生存立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收入和未来越来越好,但在经济放缓工作机会减少的大背景下,大量的90后、00后不得不面对内卷的时候,不少年轻人充斥着焦虑的情绪,更有甚者放弃消费、学习奋斗,甚至不愿意培养下一代。

  不愿意脱下长衫和不愿意进厂拧螺丝,那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央视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孔乙己的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而今天的年轻人一定可以脱下枷锁,找到自己的使命。

  这话固然正确,但摆在今天年轻人面前的,又何尝不是沉甸甸的现实压力。

  今年不出意外,又会有上千万的毕业生进入一个极其饱和的就业市场,这就必然导致大部分人找不到跟学历对等的机会,如果按照现在孔乙己这样的说法,那大部分人都得放下长衫。

  其实在现实面前,已经有不少的年轻人选择了放下长衫,尤其是当生活所迫的时候。

  据说某些地方的外卖配送员的本科率已经接近了30%,这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是本科大学毕业,如果这样的数据属实的话,那我不禁要问,既如此,又何必每年花费数万元读大学呢?

  说到底,这最终又变成了一个期望和现实回报之间的问题。人们迫切想要考大学,想要考上985/211大学,当然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脱不下长衫,拧不下螺丝,看起来好像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但就对处于这个时代下今天的各种人们的尤其是年轻人的时代情绪而言,更多的,这可能还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集体困惑,是一个社会学现象,而非单单只是年轻人的问题。

  对每个人来说,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渴望通过学历和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现实和期望之间差异越来越大的时候,找不到自己在这个时代所处的位置,也就不仅仅只是年轻人自己的问题。

  对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基于自身位置和视角的解读;有的人在孔乙己身上看到了自己,有的人在孔乙己身上看到了愚昧和无知。

  但正如新浪看点所说的那样,社会、人心、环境都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有所影响,孔乙己并非天生的迂腐,正所谓“时代造就人”,他的悲剧与整个社会有莫大的关系,孔乙己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当时良知的丧失。

  长衫迟早有一天会脱下来,年轻人也迟早有一天会习惯于大学毕业后送外卖、进厂拧螺丝,这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这样的现象真的就是好的现象吗?

  当然也未必。

  我记得一位记者朋友前几天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她采访一位外卖骑手,97年的,比她大一岁,在采访的尾声,那位外卖骑手突然问朋友,“如果你毕业后,找不到一个有前途的工作,你是不是宁愿宅在家里也不去上班?让你来送外卖,或者去当收银员,你会干吗?”

  朋友犹豫了一下,说不会。

  这位外卖骑手继续说道:“你跟我相比是有了很大的负担。你会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如果找的工作不能彰显你的价值,你宁愿在家躺着等待机会。我不一样,我没有付出这些,只要能解决温饱,能给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我什么都愿意尝试。”

  今天的很多像孔乙己一样的年轻人,如果找不到能够彰显自己价值的工作,宁可在家躺着等待机会,原因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当然如果可以的话,环境继续变化,或是更糟糕,或是更好,他们最终的选择,要么是穿上长衫,要么是脱下长衫。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要么让工作来彰显你的价值,要么为了生活彰显工作的价值。